1)第227章 大明最肥的一块肉_大明小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豆,我再问最后一个问题,淮西派和浙东派在朝廷对立,背后在争什么?”李云睿长吁了一口气,今天听了无数的秘辛,受到的冲击比较大。

  “没想到我儿聪慧至此,居然能想到这一层!”李景隆听了李云睿的问话,竖起了大拇指。

  李云睿之所以这样问,原因很简单,武侠有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探究发生纷争的原因,无非是利益二字。

  无论是原始人争夺食物和交配权,还是现代人争夺升职加薪和领导表扬,所有的纷争,都是为了利益考量。

  什么淮西派、浙东派,淮南派,浙西派,这些派系的形成,肯定是为了某些利益,而不单纯是为了在朝堂上,谁压谁一头。

  既然淮西派和浙东派在朝廷上对立,必然是有利益冲突,而且其中的利益还不小,否则不至于到剑拔弩张、生死相向的地步。

  因此,李云睿才提出了这个问题。

  “你可知道,大明最肥的一块肉是什么?”李景隆看了看李云睿,笑着问道。

  最肥的一块肉?李云睿听了之后,仔细琢磨起来。

  大明这种穷得只剩裤衩子的地方,能有什么肥肉?

  自古以来,朝廷的收入无非就是人丁赋税而已,除此之外就是盐、铁、茶、马之利,再接下去商税;朝廷的支出就是官员、士兵的俸禄,剩下的就是军需粮食。至于民间的最大财富,无非也就是盐、铁、粮食的贩卖。

  人丁赋税,这是朝廷的,谁也动不了;茶、马之利也是都被朝廷控制,可以走私,但风险极大,驸马欧阳伦的下场,就是一个例子;官员都是朝廷下发,至于士兵的俸禄,除非将领吃空饷,否则捞不到好处,文官也拿不到好处。

  这些对于浙东派和淮西派来说,都不算重大利益,用不着你死我活地争抢。

  剩下的就是盐、铁、军需、粮草。

  太祖朱元璋放开了铁器生产,不再实行专卖制度,冶铁成了普通百姓自己可以干的事情了,官员根本插不上手,除非他们想冒险把铁器卖给蒙古人,这种收益算不上高,但风险特别大的生意,恐怕淮西派和浙东派都看不上。

  “盐、军需、粮食?”一通分析之后,李云睿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以你的阅历,能想到这一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李景隆一副老怀安慰的表情,笑了起来,说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联系?三者之间的联系?李云睿听了李景隆的提问,紧皱了一下眉头。

  盐、军需、粮食,这三者之间能有什么联系?

  自大明开国以来,盐政就采用“边中海支”的开中法专卖制度,即盐商在九边缴纳粮食,换取食盐运销资格——盐引,这就是“边中”;拿到盐引之后,到朝廷在海边的盐课提举司或者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