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8章 改良小麦种子_大明小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费阅读。

  朱棣本人对此表示:“瑞麦固然是祥瑞,但四方远近,如果万物没有得不到相宜的处所,那可以说是太平。但是现在内外果然没有一个人有怨气的吗?朕看上表只是觉得更加惭愧。君臣相处贵在以诚,谀佞不是治世之风。”

  搞得李至刚等人很是郁闷。

  李云睿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找到了朱高炽,希望朱高炽能把三十本瑞麦搞出来。

  “云睿,你要那瑞麦干嘛?”朱高炽听了李云睿的请求,有些不解的问道。

  “殿下,大明的小麦产量太低了,我想试试能不能改良一下种子……”李云睿说道,“我想兴平、凤翔二县献给陛下的瑞麦,应该子粒饱满,比较壮实的,正好可以用来原始的种子。”

  大明小麦的产量,比较悲惨,贫瘠的土地上,一亩只能产两百斤不到,即便是富饶的土地,也就两百出头。和后世动辄八百、一千的产量差距太大了。

  土豆是高产,但做主粮肯定不行,中国人上千年的饮食习惯决定了,能做主粮的,只有小麦和水稻,玉米、土豆、红薯这些只能做辅粮,偶尔吃吃还可以,顿顿吃,人受不了。

  所以,李云睿打算改进一下小麦。

  说起小麦,不得不提一个人,小麦之父李振声,他是和水稻之父袁隆平袁老齐名的人物,但却鲜有人知。

  李云睿魂穿前曾看过李振声院士的纪录片,因为李云睿的一个同学是李院士的徒孙,在微信中发了一个链接,他就看了一下。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

  视频中介绍了李院士的生平和他研究小麦杂交的过程,李云睿记忆犹新啊。

  还有,同学时不时发一些研究的视频,李云睿就算不知道其中的奥妙,也能知道一些大概的操作,所以李云睿准备尝试一下。

  听了李云睿的话,朱高炽眼睛亮了一下。

  今年是永乐薯推广的第一年,再过二十几天,就可以收获了,朱高炽的心现在非常忐忑,毕竟这是他登上太子之位办得第一件大事,事关大明百年基业,如果永乐薯能够推广成功,他的太子之位会很稳固。

  如果能够再提高小麦的产量,那么朱高炽的声望将达到一个巅峰,稳如磐石,朱棣就是再有其他想法,也不能无视百姓和百官的意见了。

  朱高炽立即命人将兴平、凤翔二县,进献的三十株瑞麦找来,交给了李云睿。

  李云睿又安排老孙头挑了一批子粒饱满的小麦,在玻璃暖棚种了下去,同时李云睿还根据自己的印象,找了一批长穗偃麦草种了下去。

  当年李振声院士用了8年时间,才从上百种杂草中找出了长穗偃麦草与小麦进行杂交,研发出了能够正常结穗,抗高温,抗黄叶病的“小偃六号”。

  李云睿走了捷径,直接将李老的成果拿来用了。

  跟老孙头和几个庄稼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