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8章:战痕_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行为若在古代,就是不要命的死士。因为冲锋车是守军的重要照顾对象。一旦到达射程范围,那弓箭、火油、石块,都会招呼上来。

  所以推的冲锋车士兵,一定要力气大,跑得快,最关键的是有勇气。一旦冲破对方城门,那后续部队就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

  除了冲锋车之外,各路云梯也会给守军带来很大威胁。

  所谓云梯,可不是电视剧里为节约成本,弄两个挂钩抛到城墙上的那种软梯。而是十米多长的木梯,带车轮的那种。

  试想一下,但凡有点脑子的守军,在见到挂钩抛上来后,不会第一时间砍断绳索,或者打烂钩子吗……

  为了消除无良影视剧给国人带来的刻板印象,李子夜来到十米长的云梯前,然后讲解说道,“三国时期的云梯,比起战国时,技术上有了长足进步。”

  “从现存的各种出土实物判定,三国的云梯战具,最为先进的一种,能拆解为三部分,首先是底部,一般底部都装有车轮,可以自由移动,其次是梯身,梯身有的长达十余米,两边用长钉联接,闲置时可分解,便于人工搬运。”

  “最后是梯顶,顶端一头,配有长长的金属钩,能够在部队突进到城墙之下,将梯子竖好之后,牢固的钩拽住土石城缘,防止城头的敌人推拒。”

  “这种结构的云梯,在实战中还会包裹沾水的牛皮,自从魏将郝昭,以火箭挫败诸葛亮围攻陈仓的战事发生之后,云梯的防火功能,就成了重中之重,裹湿牛皮,用来防范敌军采取火攻的方式破坏,以延长战具的使用寿命。”

  李子夜说着和徒弟推动云梯,靠向城墙。十米来长的巨梯,一个人是很难推动的。

  这样的梯子,一旦启动并且迅速迫近城墙,那会给守军带来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甚至不亚于城门失守。

  屏幕前的网友们,总算见识到真正的攻城梯,长什么样了。之前看得电影、电视剧,清一色都是那种软梯。明显拿来考验观众智商。

  不过也没办法,行业如此,谁也解决不了。道具公司为了追求利益,只准备了绳梯,不想花钱造云梯。

  而剧组那边,为了节省开支,哪怕有云梯选择,他们也宁愿要软梯。一切都是源于摆烂,知道自己拍的烂片,也没必要注意那么多细节。

  导致许多历史题材的影片,被拍的是乌烟瘴气,严重影响了华夏后人对祖先的认知。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