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7章 太便宜她了_横扫官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就有一家电视台的采访组杀到教育局。老陈毕竟是高手,连夜做了充分的准备,不是每一所学校都听话,都在那家服装厂制作校服的,原来这几所学校挨了不少老陈的批评,现在却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我们并没硬性要求,也有一些学校与其他服装厂订制校服。”

  老陈这么回答记者,并拿出那几所学校与其他厂家定做校服的合同,而且建议采访组采访那几所学校的校长。

  昨天,副县长已经走访了那几个校长,下了死命令,必须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唱对台戏者,一律撤职。

  记者还提出了许多尖锐的问题,老陈并不按记者的路子走,始终以我为主,按既定方针办,用最简短的语言说清楚校服问题。

  记者问:“你们对昨天的报道有什么看法?”

  老陈答:“我们欢迎所有的媒体对我们进行监督。”

  “文章提到的腐败现象,你认为真实吗?”

  “我们的校服是由各校自主订制的,我们会加强这方面的监督。教育局监督,学校学生家长协会的监督,最有力的还有学生家长协会的监督。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收到任何一个学生家长协会的投诉。”

  学生家长协会没有投诉,其他人的投诉算什么?

  记者问:“可以帮我们约见一两个学生家长协会的家长吗?”

  老陈答:“现在大家都很忙。关于校服的问题,我们已经起草了一份通稿,你们一到,就发到你们手中了,许多事情上面都说得很清楚。”

  “学生家长协会是不是也会站在学校或教育局一边?”

  “许多合作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

  记者有点摸不着头脑,马上转换话题。

  记者问:“你对那篇文章的作者有什么看法?”

  老陈答:“我不了解他。”

  “他写这篇文章有这么多不实之处,有没有打算追究他的责任?”

  “我们会研究,会通过最佳的办法解决。”

  “什么是最佳的办法?”

  “集思广益吧?目前,我也说不清楚。”

  很显然,采访很不得要领。记者是来深挖问题的,是想把采访人问得哑口无言,然后取得意外效果的,但老陈不温不火,任你怎么问,能回答的回答,不能回答的,就说再研究,就说是需要另一个层面解决的问题。

  教育局长未必就能一锤定音。

  记者问:“据说,每年县财政下拨教育经费都不足?”

  老陈心儿“咚”地一跳,反问:“据谁说?我是教育局长,我应该比谁都清楚。”

  “可以公布具体数字吗?”

  “教育法有规定,县财政每年都按规定下拨,省里每年年底都有专项检查,如果,下拨不足,省检查组马上就能检查出来。”

  你能否定省检查组吗?你们电视台也在省政/府领导下,只会欺负市、县以下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