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 一部《符典》八百字(求追读)_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幼年便用灵药培育,或根骨强壮,天赋异禀,也可提前。

  以齐平的年纪,到这个境界,只能说“资质平平”。

  这个时候,两人还不知道,齐平只修行了不到一月……

  “恩,既是镇抚校尉,按朝廷法度,确可入学,”心宽体胖的二先生递回腰牌,点头笑道:

  “书院有符道、剑道两支,入院学子皆可学习,各有偏重,你意属哪支?”

  翻译过来,即:

  学院分文理科,你报哪个。

  齐平想了想,说:“学生想学神符一道。”

  两位先生毫不意外,席帘挥动折扇,笑道:

  “我料想,便是这般,诗词文章好的,于掌握神符,大有裨益,你能做出那等诗词,的确更适合此道。”

  范贰还真说对了,这神符术法,竟真与诗词有关。

  齐平暗暗惊讶。

  二先生开口说:“既如此,那便由我对你进行资质检验。”

  齐平愣了下,说:“先生指的,是修行资质?”

  席帘摇头,笑着指点道:

  “外界所说的‘资质’,大多指修行者感应天地元气,炼化入体之功效,你既已修行,便无须测验。”

  “二先生说的,乃是你于神符一道的天赋。”

  懂了……齐平恍然。

  裴少卿曾说过,吐纳修行,是第一道门槛,而能否掌握术法,是第二道。

  镇抚校尉中,许多人都不通术法,皆乃缺乏天赋,学习缓慢之故。

  如果没天赋,教你神符一道,几年都掌握不了,就纯浪费时间了。

  二先生看向王教习:“你去故纸楼,取《符典》摹本过来。”

  王教习吃了一惊:“您确定?”

  二先生笑呵呵道:“刚好唤来周遭学子,一并体悟。”

  王教习深吸口气,拱手离开。

  席帘一脸警惕地看向他:“老二,你要作甚?”

  他怀疑,这人畜无害的胖子要跟自己抢人,是的,他内心已将齐平纳入麾下,亲自教导。

  恩,修行什么的在其次,主要是探讨诗文,岂不快哉?

  见齐平茫然。

  旁边,那名此前报信的陌生教习笑道:“你倒是好运气,二先生肯耗费心力开启《符典》。”

  他又解释了几句,齐平才明白。

  所谓的《符典》,和字典类似,是刻印了许多“神符文字”的书籍,原本极珍贵,乃三百年前,第一任院长所著。

  有近六百字。

  后来,经过一代代书院弟子补录,至今,有八百余字。

  也即,八百枚神符,每一枚,都是一门术法。

  所谓“摹本”虽是临摹,却也十分珍贵,若要开启,须耗费大量真元和精神力。

  一般来讲,一年只会开启几次,供所有学子观摩体悟,于掌握神符,有很大帮助。

  若只是测验资质,远用不到《符典》,二先生这一遭,有点高射炮打蚊子的意思。

  不怪乎席帘心生警惕。

  觉得这死胖子要挖墙脚。

  二先生笑得人畜无害:“算来,今年还未曾开启过《符典》,今日天气尚好,便开一次,你莫要想太多。”

  席帘冷哼一声,不理他。

  ……

  与此同时,王教习绕过“讲堂”,一路来到那座巍峨的古朴楼阁外。

  这里,便是“故纸楼”,乃书院藏书阁。

  一楼内,正有零散学子驻足,身形苗条,如弱风拂柳,鼻梁上架着一只透明水晶眼镜的禾笙正在侍弄花草。

  一只懒散的橘猫躺在藤椅上,晒太阳。

  “三先生,请《符典》摹本。”王教习气喘吁吁,恭敬道,“二先生要的。”

  禾笙面无表情地扫了他一眼,轻轻挥手,一本厚重的大书自书架中飞出,继续浇花。

  高冷的一批……

  王教习见怪不怪,抱着大书,行礼退走。

  很快的,整个书院中,几乎所有学子都得到通知,二先生将开启符典,命所有人集合。

  于是,书院轰动了。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