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四十九章 日饮靓汤三两碗_舌尖上的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报纸的事情这样搞下去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那银行的事这么搞?要不要跟房二程三他们说一说,让他们也加入进来。要不然这东西一旦被那些世家注意上,我们可能顶不住,光靠南方的这些商人,过了长江后效果就不大了。”

  李好有点惊讶的看了眼李恪,发现这家伙这些年真的长进不少,很多东西也会自己思考起来。李恪身边现在没什么厉害的人物,这个李好也清楚,大部分还是李好的学生在帮他做事。

  所以李恪现在提出的这些东西不可能是别人给他的建议,应该是他自己想出来的结果。毕竟李好把银行的概念提出来到募股,中间的时间并不长,李恪能想到这些,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的想法是,这个东西毕竟是新搞出来的东西,有些地方还需要完善,所以先在南方这边搞个试点。如果效果不错,有搞头,到时再抛出去一些股份出去吸纳他们进来,然后我们大举往北方进军。”

  这个地方李好想了很久,虽然后世的人都知道银行这东西好,但是李好并没搞过。他只是换了一些资料,然后跟自己的学生大致推演下,又找了这个时候的钱庄老板一起研究了一番。

  “银行看起来简单,但是里面很多的东西都需要好好计算一番,所以未来三到五年,这个东西我都只准备在南方这边发展。等他完全成熟后,能够应对整个大唐的经济冲击,那时就会全面推广。”

  银行没有被自己的人完全吃透掌握后,李好还真不敢把这个大规模推出去。南方这边现在有大量的项目要开发,急需用钱,自己组建银行筹过来的钱不怕没地方花,也不怕回不了本。

  另外有了银行后,李好不用自己亲自出面跟那些商人打交道借钱,到时他想要开发哪里,直接从银行贷款借钱开发就是。等挣到钱回本后,就能把钱还给银行,而银行也不用担心没钱收而苦恼。

  这中间就省了自己要不要卖面子去跟那些商人谈关系,然后还得想办法让他们挣上钱,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名声好好的保持下去,这样做的后遗症不少,还是银行更好一点。

  “好吧,我就知道贤弟这些地方已经注意到了,我说这些也不过是提醒下。我要在这边呆几天,贤弟可要给我准备一些特色的美食吃吃才行,不枉费我千里迢迢奔波一番。”

  见自己说的这些李好都防范到了,李恪心情立刻放松下来,然后笑看着李好说道。岭南多美食,这是李好以前最爱说的一句话,现在到了岭南后,李恪自然要品尝一番李好说的这些。

  “想吃美食容易,这边的美食能吃的太多了,吃的让你不想回潭州去。正好顺儿在煲汤,我们就先从喝汤开始。”李好听后笑道,武顺确实在煲汤,猪脚,花生核桃汤,一道这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