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三十七章 布置_舌尖上的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耕的东西,纸上得来终觉浅,还是需要亲自到地方看看了解才知道怎么用。这个冬季的水利兴修,农田开垦,还有那些梯田,都需要郑刺史好好留意,如此几年之后,郑刺史升往长安也不是难事。”

  “这个还是沾了大人的光,如果这边的山越人不是平定的如此迅速,如果不是大人为泉州府谋算无数,这一切想来跟在下也没多大的关系。”郑刺史有自知之明,自己不过是沾了李好的光而已。

  这边按照现在的趋势走下去,不用一两年,他和广州府刺史升往长安肯定是可以的,这个不用怀疑。不过他们会调换地方,但是李好暂时不会动,以后的刺史怎么做谁也不清楚。

  “大人吩咐的事情我一定会尽心安排下去,一两年后肯定能让他们发挥作用出来。”郑刺史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又跟李好保证了一番。

  “你劳心了,我在这边还要呆上几年,如果你们回长安了,到时记得在朝廷帮我多说说好话就好。我捞下的功劳太多了,对于我这种年轻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李好沉默了一下,然后感叹了起来。这次的平定山越对于李好来说又是大功一件,尽管他根本就没把自己的名字写到功劳簿上去,这个功劳也免不了他。

  怎么封赏怎么安排李好,估计又要成为李二头痛的事情了,而长安那些想看着李好倒霉的人,这个时候应该也会跳出来捣乱了。不过现在只过去一年,李好来时的安排还能有效。

  但是以后时间长了就难说了,这世上最不可靠的大致就是君王的保证了,特别还是自己这种在外面镇守的有军权的人,李二更加不会轻易放心。朝中帮自己说话的人多一些,自己就越安全。

  这个时候讨论这种事情有点伤感,李好想事情总会在还没做的时候就会想一遍,他担心的太早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把泉州府这边的事情搞好,然后李好才有心思安排别的事情。

  除了农耕,泉州府这边的学堂也成了李好上心的事情。不过大部分学堂都是李好自己掏钱然后泉州府拨些款一起来兴建,然后派自己的学生和从本地招些识字的人一起教育那些孩子。

  教学的内容不限于四书五经,算数格物都会教,而且李好的一些思想也被灌输下去。李好的这个想法一直都很坚定的进行着,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年轻人才是大唐以后的希望所在,他们才会是以后大唐的主流。老一辈的人李好不会想着去改变什么,但是年轻人可以,他大力兴办学校的目的也是为了这个。忙完这些后,李好才回到泉州,这个时候一年很快就过去了。

  “你的意思是你们的族人有不少愿意去琉球岛上生活的人?那边还有不少生番,他们过去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喔!”回到泉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