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章 国虽大,忘战必危_舌尖上的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后再自己掏腰包赏赐有功战士,至于战死的,随便打发点就完了。钱从那里来,国内那么多平民向他们多征收点赋税就好了,内王外圣用的极为漂亮才能显示我王师的风度和气量嘛。

  国内百姓的死活那有面子重要?所以仗打的越多,胜仗越多士兵的损失就越多,国内的老百姓的日子就过的越苦。打着打着,人家日子过不下了不就造反了?

  那《无向辽东浪死歌》不就这么个意思?帮国家打仗还不如做强盗好,以后谁还去打仗?老杨同志是这么想的,所以他第一次征高丽华丽的失败了,而且接着又败,败着败着就把江山败没了。

  至于小光同志,这位同志是大宋的保守派兼节流派,我想他心目中的战争应该是所有的将士光着膀子去和胡人交战打赢就好,要不然大家都省吃俭用过日子,省下的钱给辽人送岁币去。

  至于他的能力怎么样就不评价了,但是宋在他和小王同志的争斗之后完全的衰弱下去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宋还是屡被外夷欺压最弱的王朝,从来没有在对外上面强硬过一次。

  所以这种人去评价一位极具武功的人的话基本可以当成放屁,他要是有点眼光的话大宋也不会如同一位脱光了衣服的美女任人蹂*躏了。至于他的为人此处不做评价,不过纸上论政算他一个。

  相比其他人,这个时候的李二其实对汉武还是相当推崇,史记唐太宗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从这里可以看出,李二的评价还是相当公正。

  只是后来他被尊为“天可汗”后才会洋洋得意的说句“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又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瘦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

  这是李二不知道他死后的事情,要不然他就不敢说那句话了,或者他活到汉武一样的年纪他也不敢如此自夸了。他会后悔当初怎么不把那些王八蛋全部屠了,所谓的怀柔政策四夷来朝基本都是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根本就是一时的效果而已,而且留下祸患无穷。

  不过现在在朝廷上,很多话李好也不好直接说了出来,不过对付一个想着和亲的大臣,凭借自己心中的那点料也是绰绰有余。李好微笑着询问这位和亲国亡兄:“不知这位同僚以为什么叫交战呢?你心中的交战又是这样呢?”

  这位和亲兄的回答果然不出李好所料的回答,无非是外夷入侵当举全国之力,将士同心打败对方,然后对化外之民训斥一番再加以抚慰就好,我天朝大国当有大国之风。

  李好笑了笑,这位和亲兄的回答在这个时代来说很地道,也没什么漏洞。但是当他看到李好笑的那么灿烂时,心里莫名的一紧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