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八章 苗寨_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一道浑浑的水线,往水田中间窜去。

  李君阁看得直点头,这里没有荒田,每一块稻田都有利用过的痕迹。

  远远开始能看到建筑了,李君阁停下脚步,换阿音走在前面。

  阿音对李君阁笑了笑,轻快地在前面带路。

  能看出来,越是靠近寨子,阿音的心情越是高兴。

  苗寨依山而建,呈回字型,最底下是一个小青石广场,两边是吊脚木楼,木楼下就是梯田。

  再往上,木楼沿着山坡两边往上依次修建,一般都是三间加冒阁的三层结构,偶有全三层的。

  坡上的木楼底部是由是青石块堆砌,再用整根的杉木柱子承重,厚实的杉木方梁从柱子中穿过将整个框架勾连起来,然后铺上地板和墙板,开出雕花的门窗,顶上铺上青瓦而成。

  木楼都是干栏式结构,总体方位为都坐北朝南,从山脚往上看去,依山而建的房屋顺山而上,蔚为壮观。

  底层主要用作存放生产工具,兼作畜棚鸡舍;

  中层中间为堂屋,两边是宿舍,冒阁大多用作走廊兼作梳妆台。

  中层外围是一圈极具特色的围栏,同时也是苗家木楼的标志性设施,俗称“美人靠”,既是通道,又是护栏,还能闲坐,主要用作迎客、小憩和梳妆之用。

  上层主要用于储存粮食、瓜菜、饲料等,大三层的木楼上层偶尔也设有客房。

  大多数木楼的房前屋后或房屋两侧,还设有谷仓、晒台、禾架。

  整个吊脚木楼设计精巧、舒适合理、美观大方,且不用一钉一铆,极具少数民族气息。

  寨子有年头了,大多数木楼的板材都呈现出深棕色,充满了一股古朴浑厚的气息,跟多数旅游景区新崭崭金灿灿的木楼是两回事。

  青石板路伸进木楼群中,分两边往上延伸。

  苗寨山坡的中间没有建筑,是一片保持多年的原生林子,林木高大参天,全是极老极老的古树,有银杏,柁衫,香樟,都是几人才能合抱的巨木。

  树上聚集着很多的的鸟儿,叽叽喳喳欢鸣不已。

  树下的空地上设置有青石横凳,分左右有两条沟渠,水质清澈寒冷,这是从高处山塘里引来的。

  整个苗寨的中间区域,就是全村过节聚会的场所。

  李君阁看得啧啧称赞:“这寨子,要单拿一栋出来,肯定比不上李家沟祠堂,但是要说整体特色和美感,那是甩出李家沟几条街去了。”

  阿音笑道:“这就是整体规划的魅力了,我们每栋房子的结构建材都大致一样,但是每栋又都有一些细小区别,就像大树的每张叶子和大树整体的关系,远看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