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章人和事(下)_侯卫东官场笔记全集(官路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地注意到,祝焱说的是沙州而不是益杨,他跟随着祝焱的目光凝视着远处的城市,道:“新管会建成以后,灯光也要这样辉煌。”

  祝焱没有再说话,而是默默地捧着茶杯,过了好一会,突然扭头问了一句:“你的石场效益如何?”

  侯卫东实事求是地道:“益杨建设任务不小,石场效益还不错。”

  办石场之事,侯卫东很早就给祝焱坦白了,祝焱从内心深处并不反感此事,反而对侯卫东的头脑感到欣赏,道:“你们这一代人恰好身逢改革开放年代,比我们幸运得多,我在你这个年龄,就拿着三十多块钱的工资,住的是单位寝室,骑一辆二手自行车,每天还兴高采烈。”

  “通过你这件事情,我也得到些启发,沙州这样的内陆城市,必须要有超常规的手段才能赶上沿海地区,总体说来,在沙州,干部是素质较高的一群人,应该出台宽松的政策,让他们能带头干企业。”

  “我在党校看到一份资料,讲的是顺德企业群的发展史,全国家电产量的三分之一在广东,而顺德占去了半壁江山,它是全国最大的冰箱、空调、热水器和消毒碗柜的生产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电风扇、微波炉和电饭煲的制造中心,容声、美的、万家乐和格兰仕,都成了全国名牌。”

  祝焱显然研究过这事,说起来如数家珍。

  “顺德企业为什么能发展,机关干部起了大作用,如珠江冰箱厂潘宁是顺德桂镇工交办副主任,全球最大微波炉企业格兰仕的梁庆德是顺德桂川镇工交办副主任,乐百氏的何伯权是小榄镇团委书记,沙州必须要解放思想,放手让机关干部经商,这样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你是如何看待这事,这是私下讨论问题,尽管大胆说。”

  侯卫东有多年企业经验,他的体验与祝焱稍有不同,“如今情况与前些年不一样了,现行政策已经不充许县乡政府投资办企业,而机关干部本身极度缺乏办企业的启动资金,所以即使有政策,难度也不小。”

  祝焱不以为然,道:“我相信干部中藏龙卧虎,只要真正把政策放活,他们总有办法的,这一点我有信心,关键是看领导层的态度,还是有政策的操作性,比如干部准许干部离职几年,保留公职,专心发展企业,当然这需要一整套制度,我在党校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指了指脑袋,道:“新管会地理位置也没有太明显优势,比起省城以及地区城市来说还有劣势,要在全省众多开发区中脱颖而出,很难,你是新管会一把手,更要大胆解放思想,否则新管会很难冲出一条血路。”

  两人看着遥远的星空和美丽的灯火,吹着山风,聊着形而上的问题,从精神到*都很轻松,侯卫东也将祝焱看成知识丰富的前辈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