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七十二章 允其戴罪立功_三国武圣关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得到我军资助,再言愿意为其攻青、兖两州,牵制曹操兵马,刘备纵然不肯,也必然意动。此其一也。”

  “再则,刘备兵马尽在关中,若是往调荆南,则北方空虚,曹操有机可乘,十分不利,因此必然有所忧虑,此其二也。”

  “而且河北有幽、并、冀三州,或富贵之地,或兵强马壮之所。远比荆南来得有价值。其中利弊,刘备纵然不知,诸葛亮及法正也必然能看得出来。此其三也。”

  “有此三点,刘备答应之概率,必然极大。”

  孙权听了虞翻一番分析之后,登时恍然大悟道:“非仲翔之言,孤便失其计较了。”

  不过又忧虑道:“但若是刘备因此虎踞河北,亦是心腹大患。”

  虞翻闻言,笑道:“岂不闻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再则我军既然是助力,成与不成,刘备皆无话可说。倘若曹操胜,则乘势夺刘备之地,倘若刘备胜,则趁机取曹操之地可也。”

  孙权听了,知道虞翻意思是出工不出力,然后再观望形势,坐收渔翁之利。

  于是哈哈大笑道:“如此一来,孤既不必畏惧刘备来袭,又可坐观成败,真妙计也。”

  而张昭听了虞翻的话后,思考片刻,也对孙权道:“仲翔之言,可以一试。”

  孙权见张昭也如此说,顿时大喜过望,即刻派遣阚泽为使者,前往刘备处做说客。

  ……

  荆州的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刘备正在汉中王府和众文武百官商议事情。

  “什么?李严怎敢如此?”

  “他怎敢置江夏于不顾?身为主帅,岂可轻易离开驻地?”

  “李严合该严惩。”

  “不严惩李严不足以严法度。”

  …….

  还未等刘备说什么,堂内的众人便已愤慨不已,言语激烈。

  法正也沉声说道:“此番李严为了调离江夏,来到北方的战场,离开驻地,以至于被东吴轻易攻取江夏,实乃以私废公。”

  同为益州投刘备的臣子,不是法正无情,实乃是李严这波没得说。

  倘若只是被东吴偷袭丢了江夏,虽有罪,却并不是什么大罪,昔日东吴背盟时,廖立直接弃城而逃也不过官降两级而已。

  但李严这番,却是罪在因私废公,罪在身为大将私离驻地,特别是后者,乃是死罪。

  然而,对于群臣激愤的情形,刘备仅仅是叹息道:“李正方之事却是不妥,不过终究是想要为国建功,不如权且记过,容其日后将功赎罪。”

  刘备发话,众人虽然不满,却也不好再说什么。

  就在此时,谯周却站出来道:“汉中王所言不然,李严之罪,虽死莫赎。今日不明正典刑,如何服众,又如何统帅……”

  谯周话未说完,又有快马来报。

  ——————

  “报,荆南四郡皆已陷落,孙桓正于公安集结兵马,将攻南郡。”

  谯周见状,话语一转道:“因李严之失,致使半州之地归入东吴,其罪难赎。”

  “是啊,其罪难赎。”

  “李严罪过不小,不惩不足服人心。”

  “往殿下明断,不可不查。”

  ……

  谯周话语一处,便有许多文臣纷纷附和。

  而武将知李严罪难容情,又同为武将,不好落井下石,于是纷纷缄口不言。

  “报,李严亲临江陵,与赵累都督合力击退孙桓大军,孙桓因此退回公安,虎视南郡。”

  刘备刚张口,还未对李严进行判决,又有快马传讯而来。

  一日之间,三番波澜,惹得众人面面相觑。

  刘备本不知如何是好,听了来报,哈哈大笑道:“谯允南所言有理,李严罪责不小,当以重罚……”

  刘备先是肯定谯周的话语,接着话锋一转道:“然则守卫南郡之功,足以为其觅个戴罪之身。故孤今日特允李正方以戴罪之身,与赵累合力,共抗东吴。以观后效。”

  说完后,刘备不愿意在此多纠结,也不想听众臣多废口舌在此,于是对众人说道:“李严之事已完毕,诸位对东吴此次背盟,有何见教?”

  众人听了刘备所说,这才不在纠结于李严,转回头来想这事。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