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二章 曹彰得博望_三国武圣关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来。

  我若是放弃此去,再寻机袭击其粮草辎重,他便自己疲惫了,何必在这里与他争生死?”

  周仓听了关羽所说,欣喜道:“君侯所谋划的,甚是巧妙。”

  不过,片刻之后,周仓又皱眉道:“但是敌军兵多,完全有余力处处设防,届时岂不是只能看他运粮自如?”

  关羽听了,并没有与周仓一同忧虑,反而呵呵笑道:“处处设防,只会处处薄弱。两百余里布防下来,只会变得处处利我击之。所以元福不必多虑。”

  于是关羽便要放弃了博望,临走之前灵思一动,便要学诸葛亮火烧新野。

  先教周仓道:“届时你引一千军去博望河上流头埋伏。各带布袋,多装沙土,遏住博望河之水,至来日三更后,只听下流头人喊马嘶,急取起布袋,放水淹之,却顺水杀将下来接应。”

  又唤陈庆之道:“你引一路人马,分为四队,自领一队伏于东门外,其三队分伏西、南、北三门,却先于城内人家屋上,多藏硫黄焰硝引火之物。

  曹军入城,必安歇民房。来日黄昏后,必有大风;但看风起,便令西、南、北三门伏军尽将火箭射入城去,

  待城中火势大作,却于城外呐喊助威,只留东门放他出走。你却于东门外从后击之。天明后再与我和元福会。”

  一切安排如当初火烧新野模样。

  最后关羽自引一千人马去博望东面渡口埋伏。此处水势最慢,曹军被烧,必从此逃难,可便乘势杀来接应。

  当天日落时分,曹彰领兵来到博望城外,早有人来报曹彰说:“博望城四门大开,已然是人去楼空。”

  殷署听了,大喜不已,便对曹彰说道:“此必然是关羽听闻我军势大,故而弃城而走,不战而退,我等可趁机入住此城,好生歇息一番。”

  曹彰闻言,确实摇头道:“前番朱将军之事的教训,难不成已经忘记了不成?关羽狡诈,只怕故技重施,暗中埋伏兵马在城内,不可轻入。”

  殷署却道:“前番才用此计谋,人尽皆知了,今日哪里会再用?”

  曹彰道:“只怕关羽早预料到你会做这等想法,故而如此。”

  殷署听了此话,顿时觉得有理,于是道:“关羽奸诈,确实很可能如此,若不是公子慧眼,只怕又中了关羽之计。”

  于是曹彰便下令大军就地驻扎于博望城外,明日天明之后,再行入城。

  又再三嘱咐众人今夜好生把守,避免关羽大军趁机夜袭。特别是博望古城方向,只怕半夜有大军杀出。

  如此一来,曹彰虽然想差了,却也因此躲过了一劫。

  很快,曹彰扎营的消息便传到关羽军中,陈凤对关羽说道:“想来是这黄须小儿看破了谋划,故而如此做法。”

  关羽既不赞同,也不否定,而是捋了捋长髯,沉思片刻之后才道:“不管如何,他未入罾中,乃是实情,今晚谋划,已然不可继续。”

  说完,关羽即刻传令于周仓、陈庆之二人,令他们收兵而回。

  三处人马汇做一处之后,关羽便领兵向博望南方偏西的隐山而去。

  第二天,曹彰才令人入城观察,详细探查一番之后,才知道其内房屋之上,多有引火之物,昨晚若是入内,夜色之中必然不能察觉。

  想到此处,曹彰不由得冷汗直冒,暗道:“昨晚若非天佑,这数万大军,只怕不能存矣。”

  既得了博望古城,曹彰便令殷署领八千人驻守此地,临走前,千般嘱咐他道:“你在此好生把守,若无我将令,万万不能出击。”

  随即,便领兵望宛城而去。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