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8章 劝降_法师伊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认为维伦向他们描述的这些场景会变成现实,对他们来说,那是“死后天堂”的世界。

  技术的进步并不是说,给几张图纸,几个配方就能完成,最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具体到生产,以及产品中来,而这个过程就不可避免要培训一系列技术人员,本来维伦以为意识网会让培训的成本大大降低,他甚至觉得,只要教授在意识网里上几课,那些“听课”的学生们就都学会了,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对于所谓的“课程”,大部分参与培训的工匠都仿佛是在听天书,什么欧姆定律、胡克定律、牛顿定律……对于帝国人来说,光是这些名词本身,就比他们一辈子接触的知识还多,面对这些海量涌入的信息,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思维当机”,别说真正学会,就连最基本的理解,甚至想象都做不到。

  相反,原以为能起到正面作用的意识网,却越来越开始凸显负面作用——在地球上,“思考”是一种非常自我的运动,每个人在生活中,会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问题不由自主的思考——这种行为已经是本能,比如看见鸟飞,会想为什么会飞,虽然答案早已根深蒂固,这样的思考只是再一次加深这个知识点而已,但是在帝国,来自地球的教授们发现,帝国人“学习”不是这个样子的,在遇到一个具体问题时,他们更多的会倾向于搜索——就好像地球人在网络上用谷歌搜索问题答案一样,向他们能“联系”上的每一个人提问,而当他们的提问在意识网中无法得到回答时,他们就会选择放弃,这种“知识传递模式”已经伴随着帝国历史,延续了数千年,这种模式的优点就是如果“网络”中存在信息,可以很方便的传递到每一个节点,但缺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每一个节点都无比依赖网络,因为对“旧”知识的深信不疑,个体缺乏创新能力,导致整个帝国的知识水平一直都无法进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帝国空有数千年历史,科技水平却始终在原地徘徊。

  当然,此刻的维伦不可能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但他也隐隐感到自己这项任务似乎比想象中要艰巨,但要他说具体的障碍在哪,恐怕他也说不出来,他只是觉得——尽管在这两个月里,所有人,不管帝国人还是地球俘虏,都对自己的吩咐丝毫不折扣的执行:地球俘虏尽心尽力的教,过程中绝对没有撒谎和误导,帝国人也努力去学,绝对不可能有像地球人学习过程中,开小差或者心不在焉的行为,工匠们挥汗如雨、没白没夜的去按照图纸造东西,但就是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所以就在这个刚刚胜利的日子,他向陛下如实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并附上了他自己认为的原因——维伦觉得,与其靠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