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章 卡梅尔的恩赐_法师伊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跟这些人一起共事,他确实觉得很舒服,这些人嘴里说出的话,就是他们心里想的,做事情永远有自己的准则,以前他认为可能带来遗患的权利配置,到现在为止,一切运转正常,从这一点上来说,汪铭已经隐隐承认,伊凡所说由他负责监督的人治,确实有它特定的优点。

  比如决定跟美国“发动战争”,决定在乍得夺权,决定建国,诸如这些看起来很大的事情,在他们五个人手底下,就好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简单,除了李立天,直到现在,汪铭还没有看出来这些施法者动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做过些什么,尽管他们有着大把的机会,前一段时间,李立天还把林泉工资的事情拿出来大家开玩笑,但其他几人竟然每一个笑的出来的——直到李立天说的时候,所有人才知道自己是在这里“工作”,竟然都是有工资的。

  前一段时间,汪铭手底下的张盛好奇的问自己,要成为施法者有什么要求,汪铭当时仔细想了一下,他们这些施法者的共性,最后对他说:“诚实,理智,原则,人格独立,当你觉得你个人符合这四点,去找伊凡伊凡试试看吧。”

  说实话,就连严可守自己,也埋怨说自己都想去试试了,他跟李立天接触过一段时间,现在对比一下,发现在李立天手底下当一个囚犯,竟然比在这里自由还感觉舒服。

  ……

  随着乍得境内的快速稳定,李立天很快在这个贫穷的几乎还是农业社会的国家,大刀阔斧的干了起来。

  在一个国家,不管要干什么,首先要保证的底线,就是让民众吃饱肚子,对于一个几乎活在农业时代的国家来讲,这一点尤其是重中之重。

  乍得虽然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国土,但是在地图上一看就知道,其中北部大部分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几乎可以用寸草不生来形容。

  南部区域大部分是稀疏的热带草原,气候相对北部算是好了不少,年降雨量在三五百毫米左右,听起来好像不少,但是这些水都是集中在雨季下过来的,而农业生产最需要的是稳定,但即使是如此,乍得整体的淡水储量也不容乐观,境内最大的湖泊——也是乍得国名的来源,乍得湖,在40年内面积锐减,由原来的万平方公里,到现在只剩下原来差不多一半多,万平方公里,昔日的渔民现在都在干涸的湖床上成了农民。

  知道现在,乍得大部分的居民还是大部分还是靠地下水为生,水资源也是限制这个国家农业最重要的因素,直到现在,乍得还无法实现基本的粮食自己,少有灾害就会形成饥荒,作为这个国家暂时的统治者,李立天决定还是从这一点开始着手出发。

  借鉴地球上那些缺水国家的做法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