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五章 还有更过分的_回到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的一派,派影响颇大。

  至于说公羊和谷梁,只是儒家对《春秋》的微言大义的不用解释的两派学说。针对其它问题,还有很多派别之争。

  比如左传一系,鲁儒、楚诗、韩诗等不同的派系。

  偏偏这些家伙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其他的都是些渣渣,这种情况下,这些乱七八糟的派系自己就已经能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了。

  比如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之争,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刘禹锡的争辩,自前宋时就开始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争。

  这也是李信所纠结的地方。

  这他娘的儒家自己内部山头林立,朱公子却问自己怎么看?

  用眼睛看还是用心去看?

  反正不管怎么看都是乱的一逼,让人一个脑袋两个大。

  本来这些破事儿在崇祯皇帝看来就他娘的扯蛋,孔子的学说就是孔子的学说,不过是因为断句不明还有到底是春秋注我还是我注春秋给搞成了一团乱麻而已。

  想了半天,李信才拱手道:“信以为不论何派学说,都要看其是否对我大明,对大明百姓有利。

  若是有好处,则应该宣扬,若是有坏处,则应该禁止。”

  诧异的看了李信一眼,崇祯皇帝暗道这不就是后世的那个著名的白猫黑猫理论么?

  别管是白猫还是黑猫,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李信回答的话里的意思其实也是这样儿,老大您不用管他什么学派不学派的,有好处有用的就拿来用,没好处的就扔呗。

  这种回答很合崇祯皇帝的心意!

  在崇祯皇帝看来,什么狗屁派系都是扯蛋的玩意,除了因为没有标点符号而导致了一地的鸡毛鸭血之外,剩下的屁用都没有。

  除了公羊派的大复仇思想还值得提倡一番。

  李信这种答案看起来虽然是很有些万金积的意思,可是却直指了一切学说的本质:必须得是对于国家百姓有用处才行。

  微微点了点头,化名为朱公子的崇祯皇帝道:“那么,本公子还有第二个问题。”

  李信的神色微微一僵刚才你不是说就一个问题来着?

  向来就不怎么要脸的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在乎李信的表情,而是直接道:“如果李公子真个应了心思去了东瀛倭国,那倭国之百姓?”

  李信却是想都没想的答道:“从陕西归家之后,信曾经陷入了认识障,好在度了过来,如今却是想的明白了。”

  好奇的崇祯皇帝没有打断李信的话,反而颇感兴趣的盯着他,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李信沉吟了一番之后才接着道:“信虽然不才,却也悟通了一个道理。大明的百姓所缴赋、税,再被天子用之于天下,这才是正理。

  可是那东瀛倭国之处可有我大明百姓?彼国尽皆禽兽之徒,无信无义,唯利是图,弱则卑服,强则寇盗,倭乱正是由此而生之。

  若是小可有机会去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