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三章 航母之殇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港口内。

  1999年,“瓦良格”号被出售给华夏一家企业,拆除舰载武器装备后,正在拖往华夏。

  最后列入建造计划的1艘航母,就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这艘航母于1988年11月开建,号称苏熊建造的最大军舰,满载排水量75000吨,舰长320米。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是当年苏熊唯一被采用核动力装置的航母,它装有4个核反应堆,为了防止反应堆发生故障,舰船失去动力,它还装备了一套辅助的蒸汽锅炉。

  苏熊时期,建造的核动力舰艇还有基洛夫级巡洋舰,这种巡洋舰采用2座KN-3型压水堆。

  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母就是在获得核动力巡洋舰的数据后,开始启动建造。

  苏熊分家前,这艘航母的建造费用已经拨付了总预算的80%,现场进度接近40%,已经有了29000吨的舰体结构,并且安装了核动力装置。

  这艘航母原计划编入远东舰队,苏熊分家后,远东舰队要求继续建造完成这艘航母,但毛熊拿不出钱来,所以被搁置在船台上。

  对这艘已经安装了核动力装置的船体,当然有人觊觎。

  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厂长马卡洛夫看着船台上的大家伙发愁时,奥斯陆国一家远洋公司忽然联系他,准备给船厂下一个大单,建造6艘10万吨级商船。

  这更增加了马卡洛夫的焦虑,工厂需要运转,几万员工需要拿到工资维持生活。

  可是,船台上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占着位置。

  腾不出船台就接不了订单,可是这艘航母还不具备下水的条件,难道要把它拖到海里扔掉?

  正在这时,山姆国一家旧船拆解公司也联系了船厂,给出450刀/吨的价钱,准备收购这条半拉子航母。

  难道要将这艘航母卖成废铁?

  马卡洛夫心有不甘,便通过私人关系联系了毛熊统一电力公司,问对方是否愿意购买这条船体,并且提出建议:可以把它改造成浮动的核电站。

  统一电力欣然接受,给出了1500万刀的整体收购价格,比山姆国旧船拆解公司给出的价格高出195万刀。

  马卡洛夫在收到统一电力的预付款后,抓紧组织员工施工,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用薄钢板封堵了未完工的部分,再将剩余的配件丢进船舱,便将乌里扬诺夫斯克推进了大海。

  当马卡洛夫告诉奥斯陆那家远洋航运公司:船台已经清空,可以接单的时候。

  那家公司实话实说:不好意思,山姆老大不让我们接了。

  马卡洛夫当然明白:尼马,果然在玩我们。

  统一电力接手后,将这艘半拉子航母拖到圣彼得堡北方造船厂的船台准备继续建造。

  其实接手时,统一电力仍然希望远东太平洋舰队能攒出钱来,继续完成这艘航母的建造。

  可是远东舰队这边高层们都在跟着洛维奇做生意,在役的舰艇都卖了出去,没人打算花那个冤枉钱。

  而且,圣彼得堡北方船厂的工程师们看了船体之后表示:我们不具备建造航母的能力,搞不定这个大家伙。

  1996年,大失所望的统一电力启动核电船的建造计划,委托北方造船厂将它改装成一个大号电池。

  改装后的核电船于1998年下水,但是近两年来一直被闲置。

  现在终于被启用,正在沿着北冰洋航线,跨国了勘察加半岛,朝着海参崴驶过来。

  它被启动的原因也被调查清楚,原来是远东钢铁厂为了满足远东油气的管材和造船厂所需的钢材,新上两座电炉,需要增加动力。

  肖霍洛夫向统一电力在远东的分公司提出用电需求后,统一电力也没有钱在远东这边新建一座电厂,便安排把这艘船开了过来,准备租给远东钢铁厂。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