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7章 吐蕃人的智慧_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许久,时不时语气慷慨激昂,时不时又抹着眼泪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泣。

  薛仁贵好奇的来到李云智身旁问道:“殿下,你可知他们在做什么?”

  李云智嘴角抽了抽,回道:“如果不出本宫所料的话,他们应该是在商量领路的费用。”

  这还是文雅点的称呼,通俗一点就是在讲价!

  两人的讲价,最终由辩机和尚取得了胜利,他春风得意的走到李云智面前,骄傲的道:“殿下,他同意带我们渡江,而我们只需要给他一些瓷器和丝绸作为回报即可!”

  “一些是多少?”李云智没有掉以轻心。

  “五个瓷器二十匹布帛”辩机和尚讪讪一笑。

  李云智脸顿时一黑,就带个路!要这么多东西,像话吗?

  薛仁贵更是虎目一瞪,骂了声“败家玩意。”

  这瓷器和丝绸,可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一件瓷器就价值千金!

  李云智无奈的摇了摇头道:“算了,贵点就贵点吧,只要能安然渡江就好了。”

  同意了交易后,那名吐蕃男子也兴奋起来。

  李云智当即让使团的人收拾了一番,跟着这吐蕃男子往南边走了走。

  这次所来到的位置,依旧是悬崖峭壁,下方是奔流不息的激流,如果不慎跌落,必死无疑!

  而在江上,一条手臂粗细的绳索连接着两岸,绳子下方是用藤蔓和竹子编织而成,大概能承载两三个人的笼子。

  对岸之处也站着几位吐蕃人,还在朝他们打着招呼。

  引路的吐蕃人对着辩机和尚说了一句,他的脸色顿时唰的一下变白。

  “殿,殿下他说要我们坐着这个笼子渡江”

  “什么?!”薛仁贵脸色一惊,他们倒是还好,但殿下千金之躯,若是途中绳索不稳,岂不是要酿成大祸?

  王玄策也急忙摆手道:“不可!这也太危险了!我们还是寻浅水渡江为好!”

  然而,李云智眼中却是有些兴致勃勃,这不就是古代的缆车吗?

  他大笑一声对众人说道:“这有何危险?玄策啊,这可比你那渡江的法子安全多了啊。”

  王玄策还想再劝说,眼睛却突然一直,因为他们尊贵的太子殿下已经进到了竹笼里,缓缓的滑向对岸。

  “殿下?!”

  “不用担心,这既然是吐蕃人的智慧,安全还是能够保证的。”李云智站在竹笼里朝他们的挥了挥手,一脸的轻松。

  而他却是不知道自己的这番动作,可让王玄策、薛仁贵几人在心里捏了把汗。

  直到李云智安然到达对岸之后,他们心里的大石才落了下来。

  接下来的一切就变得顺利起来,竹笼往返了数次,不断的将使团的人和物资接了过来。

  李云智看着这一幕,轻轻点了点头。

  他第一个上了笼子过来,并非是他鲁莽,而是当时使团之中,包括辩机和尚在内都心生畏惧。

  若是不打消他们心中的恐惧,要渡过江,恐怕要浪费不少时间。

  自己身为太子,身先士卒,都安然过来了,其他人自然也就没了顾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但饶是如此,等整个使团都过来,也足足耗费了一整天的时间。

  使团再休整一天后,便继续出发,接连又渡过了澜沧江、怒江。

  二十余天后,他们终于走出了山林,来到了荒野之上,这时使团的所有人,包括李云智在内,眼神之中都尽是疲惫之色,满身的风尘。

  但出了山林,就算是真正的进入到吐蕃的境界了!

  吐蕃高地,气候完全迥异于中原地区。

  正午的时分,天空中的烈日足以灼伤眼瞳,高温炙烤着大地让人如同置身于火炉之中。

  而当黑夜来临,又仿佛寒冬忽至,若是不小心弄湿了身体,在荒野上度过一夜,第二天便会变成路旁一具冻死的尸体。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