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2 摧毁星球的原因_宇宙星海传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支舰队。

  此刻都安静了下来。

  没有任何动作。

  他们现在要做的并不是去战斗,而是

  等待。

  等待着崔希尔1722个星核同时喷发,恐怖能量肆虐,直至达到临界点。

  曾经说过。

  跃迁技术的话,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刚攻破跃迁技术时,只能在星球轨道上进行跃迁。

  因为,跃迁的本质就是压缩星球重力,人为制造出一条高重力通道,形成一个伪人工虫洞。

  当然了,毕竟是伪人工虫洞,其单次可行进的距离,是受到限制的。

  即便是如今的联邦,单次跃迁依旧无法突破光年这一限制。

  而当跃迁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后,新一代的跃迁引擎不必再借助星球重力来运作,而是可以通过自身来制造重力场。

  换句话说,这一阶段可以使飞船可以在任意地点上,进行跃迁。

  而不像最初时,只有抵达星球轨道上,才能开始跃迁。

  不过,单次跃迁距离依旧被限制在光年上。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无论是最初时,还是进一步发展后。

  跃迁技术始终逃脱不掉一个关键,那就是

  重力!

  那么,跃迁干扰又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人为制造的重力场,比起星球自身的重力场来,稳定性上要差很多。

  但这不要紧,因为跃迁引擎只需要一个短暂的重力场支撑即可。

  说白了,第二阶段的跃迁引擎不需要一个长时间稳定的重立场。

  所以,对于一个并不稳定,且无法长时间持续的中立场,只要对其施加一点点的外力,便能让其彻底崩溃。

  而重力场崩溃了,自然就无法人为制造出重力通道,更别说进行跃迁行为了。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

  这种方式只能针对第二阶段的跃迁技术,而无法针对第一阶段,也就是最早期,借助星球重力场的跃迁技术。

  换句话说,那就是只能干扰先进的技术,而无法干扰落后的技术。

  这是不是很滑稽?

  实际上,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科技都是越落后越无法干扰。

  所以,这里就能解释,为什么第一次虫群袭来的时候,跃迁干扰对它们失效了。

  那是因为

  那个虫群在发现无法进行跃迁后,使用了最为原始的办法。

  这件事,江星辰也是战后科学组的人前去研究,虫族是如何规避跃迁干扰后,才发现的。

  在第一次进行跃迁干扰后,确实是阻断了它们进军。

  但很快,阿什拉夫就想到了办法。

  利用一颗刚好在附近的流浪星球,以其为中心,让整个虫群围绕在周围。

  要知道,虫群中的基础单位是虫冢。

  而无论是虫冢,而是其之上更高级的单位虫族战舰,本质上都是一种天体。

  只不过,母虫将这个天体内部挖出了一个空洞而已。

  因此,虫冢也好,虫族战舰也罢,它们本身就有自身的重力场。

  利用自身重力场,就可以像是科技文明中,第二阶段跃迁技术那般,完成跃迁行为。

  但很不幸的是,因为体型太小,虫冢或虫族战舰自身的重力场并不大,且也不怎么稳定。

  这也就造成了,跃迁干扰对它们同样有效的结论。

  但是,以一颗真正星球的重力场为基础,将大量虫冢聚拢起来后。

  就可以借用拼接的方式,让这个重力场不断扩张,并维持稳定。

  有了巨大,且稳定的重力场。

  自然,阿什拉夫的那个虫群,就可以无视干扰,继续进行跃迁了。

  因此,之后阿什拉夫每每一次跃迁,都会选择某个恒星系,又或是某颗流浪星球。

  这便是科学组的人在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那么,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江星辰一上来

  就要摧毁所有星球了。

  十多分钟后。

  “司令,崔希尔内的星核能量喷发,已达临界点。”

  “传令所有战舰,按作战计划行动。”

  “是,司令!”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