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五章 借刀杀人 天水幼麟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在曹真的询问之下,杨阜脸露自信的对着曹真言道:“糜贼,人臣也。”

  “彼得刘备信重,得以成为一州之牧,然梁州乃益州门户,意义重大。

  糜贼临州尚未半年,大臣未附,梁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

  旸新秉一国之政,而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于武事,虐用其民,举国之兵,处处屠戮,死者当万数,此乃载祸之道也。

  昔伍子胥、吴起、商鞅各一时豪杰,然皆无法善终者,无非擅权乱政之故也。

  今旸才或可与三贤比堪,然德却犹有鄙之,梁州大乱,可有终日?

  大将军不如可广布细作潜入敌境,一则可勾连敌境内不服糜贼之众臣,以自身威望为他们依仗,让他们举义不断,这样可使梁州终无宁日。

  二则可令众多细作在敌境广泛宣传流言,备言糜贼擅权乱政之恶。

  人言可畏也,纵使刘备多宠爱糜贼,难免会因为流言而担心梁州安稳。

  有此担忧之下,刘备或许不会罢免或者责罚糜贼,但一定会召他回成都祥问。

  我军所忧者,唯有糜贼。

  若糜贼一旦回返成都,则我军之机会,便接踵而至。”

  曹真认真的听完杨阜的建言,而他在听完后,似乎一开始在思量杨阜建言的可行性。

  在脑中仔细衡量,发现杨阜的这个计策很有成功的希望之后,曹真不禁开怀大笑起来。

  “义山,真吾之子房也!”

  “此计怎能称为调虎离山,应该称为借刀杀人才是。”

  曹真的言语中,尽是流露着对杨阜的赞赏之意。

  自小在曹操身边长大的曹真,不仅深通兵法,还颇知人性。

  杨阜的计策虽然本质上来讲,并不算很惊艳的神来之笔,但正因为它普通,所以它的成功率很大。

  因为杨阜的计策,乃是根据君臣大义,及人之常情这八个字为根本实行的。

  糜旸再如何优秀,他也毕竟是一位臣子。

  正如杨阜所提的那几位古之大贤,他们难道是败在敌人手中吗?

  他们是败在自己人手中,或者直接点来说,就是败在君臣大义这四个字上。

  世人皆知刘备宠爱糜旸,但再如何宠爱,刘备也是君,糜旸只是一个臣子。

  】

  甚至刘备对糜旸的宠爱,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糜旸能为他排忧解难,建功立业的基础上。

  刘备将糜旸委任为梁州牧,也是看重他这一点。

  可是现在糜旸担任梁州牧还没半年,却将梁州内部弄得一团糟,刘备身为君主,是不可能对这一点坐视不理的。

  最重要的是,有些事杨阜并没有说的很明白。

  他口中的探子,实际上大多指的是益州境内亲善、仰慕曹魏的益州士族。

  而只要刘备心中起了疑虑,再加上益州境内亲善曹魏的众多士族推波助澜。

  尽管刘备是再如何仁爱的君主,他至少也会将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