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八章 幼常艳羡 诸葛顾虑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然后他快速取过文吏递上来的梁州文书,扭身进入了诸葛亮所在的厅堂之中。

  诸葛亮不在的时候马谡是否会违逆他不知道。

  但诸葛亮现在就在他背后的议事厅中,这种情况下马谡是一点都不敢对诸葛亮的命令有所怠慢的。

  在马谡手捧梁州文书大步迈入议事厅中的时候,他便见到了一手捧着面食,一手拿着文书在细细审阅的诸葛亮。

  在马谡的视线中看到,诸葛亮每当看到文书中有何疏漏时,他便会立时放下手中的面食,下意识地拿起身前书桉上的朱笔批改起来。

  正因为诸葛亮的这个举动,导致他书桉上如小山般的文书在慢慢减少。

  但是他食盘中的食物,却还是如之前一般一点都未曾减少。

  看到这一幕的马谡,心中不禁叹息。

  即使有着陛下恩旨在,丞相还是一点都未改变以公务为重的作风。

  怀抱着复杂的心情,马谡快步朝着诸葛亮走去。

  而诸葛亮一心都扑在身前的公务上,所以当马谡走到身前数步外时,诸葛亮方才后知后觉地听到脚步声抬起头。

  当身穿一身青衣,气度不凡的诸葛亮抬起头后,他便见到来人是马谡。

  见是马谡到来,诸葛亮的脸上浮现笑意。

  诸葛亮与马谡的兄长马良私交极佳,因为这层关系,诸葛亮对马谡本就比常人多出几分喜爱。

  当然诸葛亮对马谡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他兄长是马良的缘故。

  马谡出身襄阳士族马氏,他在年少时就在荆州颇有名声。

  后来马谡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地,先后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

  绵竹与成都皆是益州的大县,其中成都更是大汉的政治权利中心。

  马谡能担任如此要职并且从未有过失,他本人的才能是不低的。

  而当然让诸葛亮对马谡最喜爱的一点便是,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

  诸葛亮时常与马谡一起谈论军事谋略,从白天直到黑夜。

  世人皆知诸葛亮乃是当世的战略大家、理政高手,但世人不知道的是诸葛亮对军务也颇为关注。

  毕竟诸葛亮的志向是成为“管仲”、“乐毅”那样的传世名臣,“管仲”的事诸葛亮一直在做,并且一直做得很好。

  现在他就差成为“乐毅”的梦想还未实现了。

  在这种遗憾下,诸葛亮对擅长军事谋略的俊杰,就显得格外喜欢。

  就像诸葛亮对糜旸,亦是如此。

  若不是糜旸大放异彩,横空出世的话,按照历史上的发展,马谡应该才是诸葛亮心中的入室弟子才是。

  只是虽然这世有着糜旸的存在,但马谡在诸葛亮心中的地位依然不低。

  诸葛亮见深受自己器重的马谡突然来到自己身前,他便猜到马谡应该是有事要禀报。

  果不其然马谡在诸葛亮身前的数步外止步后,便躬身将手中的梁州文书举起,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