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五章 州泰献策 孙权惶恐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不再追究州泰的擅杀长吏之罪。

  而当州泰被解开绳索后,他哪里还不懂得糜旸的心思。

  所以当自身的身体重获自由后,他马上对着糜旸一拜道:“泰拜见君侯。”

  听到州泰称呼自己为君侯,糜旸的脸上浮现一些笑意。

  糜旸现在是县侯,他当然有资格被属下称呼为君侯。

  只是君侯这个称呼与其他的不同,相比于其他的称呼,这个称呼的私人属性更强。

  现在州泰称呼自己为君侯,其中的意味昭然若揭。

  州泰一声君侯的称呼,无疑间接拉进了一些他与糜旸之间的关系。

  糜旸看着眼前十数步外的州泰,他让州泰上前一些。

  见到糜旸的招手,州泰会意忙不迭的上前了几步。

  只是他毕竟是新投之臣,心中有所计较的他,当然不会贸然离糜旸太近,糜旸身边的亲卫也不会允许他这么做。

  在州泰离自己更近一些后,糜旸问州泰道:“文达久居荆北,定熟知荆北之局势。”

  “若将来我要用兵宛城,该以何为先?”

  听到糜旸这么问,州泰知道是糜旸对他的考教来了,因此他立马打起精神,细细思索一番后回答道:

  “夫兵动而无功,则威名折於外,财用穷於内,故必全而后用也。

  荆州位处天下四战之地,境内水网密布,良田万顷,若不先资通川聚粮久战之备,则虽积兵新野,无夺宛之势矣。

  今江陵有沮、漳二水,溉灌膏腴之田以千数。安陆左右,陂池沃衍。

  若君侯水陆并农,以实军资,然后引兵诣宛城、分据汝南,集合南兵,浮水运谷。

  贼知君侯有善战之威名,官兵有经久之势,则拒天诛者意沮,而向王化者益固。

  然后君侯率合精锐内攻宛城,别遣骑将外隔北道,则宛城以南必拔,而豫州之郡不守。

  如此,宛、洛之交绝,交绝而宛可夺矣。不然,兵出之利,未可必矣。”

  听完州泰的进言后,糜旸脸上浮现些许意外之色。

  襄樊会战后,虽然许多大臣都知道刘备暂时无意夺取宛城,但是将来宛城是一定要拿下的。

  所以近来关于来日汉军如何夺取宛城一事,私下里有不少大臣互相之间讨论过。

  尽管糜旸身在新野,但得益于糜旸的战功及他的人缘,所以有不少在襄阳的大臣,都会私下送信询问糜旸对此事的看法。

  借此糜旸也得知了目前襄阳城中流传的,几种来日夺取宛城的策略。

  例如为刘备所推崇的“先善骑兵之利”,更是成为其中支持人数最多的策略。

  只是让糜旸没想到的是,在州泰的进言中,他虽然也承认汉军必须要先有骑兵之利,才有进兵宛城的资本。

  但是相比于这点,州泰更看重来日汉军作战的可持续性。

  而要想保证汉军作战的可持续性,则务必要发挥好荆州的地理优势。

  不得不说,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