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八章 孟达自救 夏侯动心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常理,然孟达与糜旸恩师法正乃是好友。

  且自孟达投效糜旸以来,糜旸对他颇为信重,所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听到满宠的谏言,夏侯尚亦点点头。

  满宠说的是有道理的,而且从孟达的第一封信看来,他提前交好的意味更多,这也符合孟达的性格—提前为自己准备后路。

  但尽管心中还是有着疑窦,夏侯尚并没有对孟达有意交好投诚一事完全抛却脑后。

  他的做法是将孟达的亲外甥邓贤留在武当中,将李辅放回去继续当做

  孟达联络他的信使。

  而当李辅回到孟达身边后,孟达脸上虽有着愁思,似在苦恼夏侯尚不信任他,实则内心已经乐开花。

  正如之前糜旸嘱咐他的一般,夏侯尚不是无智之人。

  纵算夏侯尚无智,他身旁亦不会缺乏智谋之士,所以单单凭一封信就要夏侯尚相信,那是很难的。

  所以诈降诱敌之策是否能够成功,不是一日之功,更要看夏侯尚在收到第一封信后的反应。

  而如今夏侯尚的反应,已经证明了他的心中有着一些相信。

  否则他的做法不会是留下邓贤做人质,然后将李辅放回来做信使。

  在知道这点后,孟达不久后便让李辅作为信使往武当县中送出第二封信。

  这封信是糜旸之前写好给孟达的,若是夏侯尚无有动心,那么这第二封信就无用处。

  为了保密,亦为了自己的将来,孟达按照糜旸的严令,没有将那夜他与糜旸密谋的事告知旁人,就连邓贤与李辅亦不知道。

  正因为邓贤与李辅不知道孟达是假意投效夏侯尚,所以他们二人在送信给夏侯尚时,面对着满宠与夏侯尚的盘问,一切回答都很符合正常反应。

  并没有让夏侯尚与满宠二人,看出有什么异常。

  当李辅带着孟达的第二封信来到武当中时,夏侯尚有些急不可耐的接见了李辅。

  他在李辅手中接过孟达给他的第二封信,认真看了起来:

  「达远在边隅,汉水分绝;恩泽教化,未幸抚蒙,而于群山之间,敬陈所怀,惧以往事卑鄙,未见信纳。

  夫物有感激,计因变生,古今同理;达今执掌一营,余愿足矣,本应铭心立报,永矣无贰。

  岂料旸从未信任,军中将官多出公安,近日又有诽谤言语流传,旸渐疑虑。

  郡中大姓申氏,往者多见输粮草于旸,不料旸恶申氏大族,多番谴责,申氏兄弟勉力申辩,而终不解。

  为脱旸之暴政,申仪立密计,欲北归命,不幸事露,遂有西城之乱,千人之屠,诛及婴孩!

  达既目见申氏之悲,且观旸外宽内忌,残忍嗜杀,内心惶惶,汗如雨下。

  虽犹活命,忧惕焦灼,未知死日,竟在何时。

  人居世间,犹白驹过隙,而常抱危怖,其可言乎!

  今此郡民,虽惧旸威势而臣服,然大多郡民隐在山草,看伺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