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三驳潘濬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奇袭荆州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潘濬的才能关羽是认可的,若是糜旸面对潘濬的质问之下,还能够证明他所带来的的那个消息的真实性,那么他关羽才会真正信了他。

  毕竟军国大事,不能光凭糜旸一人之言语而妄下决断。

  关羽的心思糜旸猜了个七七八八,见关羽坐在上首,一副不动如山的样子,糜旸先对关羽一拜后,而后转身看向潘濬,他先语气谦逊得说道,

  “潘治中乃国之贤才,不知从何处看出,我所言乃是荒谬之语?”

  糜旸虽语气谦恭,但他口中说出的言语,无疑是在与潘濬争锋相对。

  语气谦恭是糜旸要表现出一个后辈的礼数,与潘濬争锋相对,是他看不起潘濬的为人。

  历史上潘濬可是一个又当又立的典范。

  糜旸挺拔着身子,其话中的意味,令刚厉喝完糜旸的潘濬有些不喜。

  糜旸来了荆州也有一段时间了,对于糜芳的这个独子他自然是认识的,

  在潘濬看来,糜旸不过是投了个好胎的一个贵公子而已,往日里全仰仗父辈之荫才稍有名气。

  如今见其竟然敢当众反质问起自己的话语,实在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一向自视甚高的潘濬,当即站起身,来到糜旸身前,他语气这时带上了怒气,他对糜旸高声问道,

  “江东孙氏与我荆州有盟约之好,大义所在,其又怎么会突然发兵袭我荆州?”

  听到历史上的这个汉朝贰臣竟然和自己谈大义,糜旸只觉得可笑非常,

  面对潘濬的这个疑问,糜旸当即回辩道,

  “当年大王入蜀之前与孙权亦有赤壁之盟约。

  但在大王取得益州后,孙权却违背盟约袭我荆南长沙三郡,请问潘治中,那时的孙权何曾顾忌过什么大义!”

  建安二十年时,刘备刚刚取得益州,孙权认为刘备已经占据益州,想要要回荆州,刘备回应说:“等得了凉州,就把荆州给你。”

  孙权对此感到忿怒,于是派遣吕蒙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那时刘备率兵五万下公安,让关羽入益阳,两方大战一触即发。

  可就在同年,曹操定汉中,张鲁逃往巴西,刘备感觉益州有危险,无奈之下便与孙权订立湘东之盟,平分荆州。

  自此,刘备手中的荆州只有南郡、武陵、零陵三郡。

  这件往事在场的众人皆清楚,见糜旸提出此事来证明孙权乃是不会遵守盟约之人,潘濬一时间哑然无言。

  毕竟如今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还在孙权手里,这不争的事实谁也无法忽略。

  但潘濬也不是好易与之辈,他又对糜旸问道,

  “今年中,孙权起兵攻打合肥,败退而归,如今大战不过半年,孙权又有何兵力起兵袭我荆州?”

  听到潘濬如此说,糜旸当即回道,

  “今年合肥一战,孙权只是围城,他见曹操派遣援兵就适时退去。

  其之兵马与魏军并无大的交锋,不曾折损太多,治中又何言他如今没有兵力袭我荆州?”

  “纵算今年合肥一战,孙权折损颇多兵马。

  但这几个月来,关将军为了兵围樊城,击退徐晃,不断从后方调兵前往前线,

  治中署理荆州政务,难道不知如今吾荆州后方兵力、粮草皆空虚?”

  “江东良将无数,治中认为要想攻取兵力空虚的公安、江陵二城,江东需起兵太多乎?”

  糜旸在说这番话时,语气高昂,以保证潘濬后方的关羽能够听到他此话。

  而糜旸特地在“不断从后方”这五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果然关羽在听到糜旸说到江陵、公安城中兵力空虚时,他的眉头深深皱了起来。

  他这时想起那他素来不喜的,胆小怕事的傅士仁,他心中的不安正在快速累积着。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