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 指点江山_大唐:李世民是我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是有后手的!”

  “要想打压世家,先得了解世家门阀是如何蚕食我大唐的!”

  先分析一拨格局,再对症下药:“世家门阀掌握大量田地,通过田地笼络百姓。想要破解这一点,便只能发展农事,促进农业生产,让寻常百姓能吃上饱饭。”

  农业产量不高,使得田地成为重要的资源。而世家通过土地兼并,掌控了这一重要资源,继而拿捏了百姓的命脉。

  现如今的状况,是朝廷与百姓都缺粮,独独世家门阀不缺。

  长此以往,百姓岂能不被世家挟制?朝廷又岂能不被世家所影响?

  韦挺细思点头:“这一点,正是殿下提出发展农事的根本所在。”

  李佑接着道:“另外,世家因为资源充足,垄断了取仕当官的渠道。那参加科举考试的,十有六七是世家门阀的子弟,便是剩下的小半部分仕子,也有不少人依附世家,成为其门下宾客。”

  生产力低下,自然而然地影响了寒门晋生的希望。

  普通人饭都吃不饱,自然没资格读书认字、考科举做官的。

  再说大唐的取仕手段,不光考量科举成绩,更多的还要看有无世家门阀举荐。

  如此一来,能当官的都是世家门阀的子弟,他们的施政方针,自然是以世家利益为考量基准。

  如今的朝堂中枢,因为李世民的刻意制衡,还能保证不被世家垄断把控。

  就比如那马周,出身寒门,因为与世家毫无关联,被李世民破格提拔。

  但出了长安,在基层州县里,大半官员,都是出身于世家豪门。

  这倒不能怪大唐的取仕手段太过偏颇,实在是世家在基层的影响力太大,不仰仗世家,就完全做不到治理一方。

  “这倒是个难题,那殿下有解决之道?”

  韦挺听得入迷,细一想来,李佑的话逻辑严密,认知全面,那世家的确垄断了大唐的取仕之道。

  再往下一推断,韦挺又惊得心神不安——长此以往,我大唐的官员,不都被那世家门阀给包圆了?

  他只能期盼李佑给出破解之法。

  李佑叹了口气:“这一点,须得徐徐破之。只有先解决了农业产量不高的问题后,方能有后续进展。”

  他这话,隐隐给了希望,叫韦挺看到了曙光。

  韦挺赶忙道:“假若我大唐农事有了长足进步,百姓不缺吃喝,那又如何?”

  李佑笑道:“百姓不缺吃喝,不必仰仗世家门阀过活,那陛下便能改革取仕政策,提高科举取仕的权重,取缔察举制度。”

  这察举制度,便是由地方官员及世家大族推举上荐,在大唐,不光做官要人举荐,就连考科举,都得由地方官保举。

  这地方官员多是世家之人,他们所保举的是什么人,可想而知。

  李佑提出提高科举取仕的权重,无非是想让寒门和世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竞争。

  韦挺细细想来,这提议虽好,但却好似缺了点什么。

  李佑似乎是没考虑到一点——世家垄断了受教育的权力,寒门先天就读不了书,更不谈考科举了。

  可不待韦挺将这一疑惑提出来,李佑接着解释:“另外,朝廷要大力发展公学,提高寒门取仕比例,另外要发展教育,降低读书成本。让寒门士子,也能读得起书,上得了学……”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阅读最新章节。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唐:李世民是我爹更新,第九十七章指点江山免费阅读。

  请收藏:https://m.haoshu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